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经典回顾 经典回顾
08年奥运会开幕式论语的那些句子-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论语
tamoadmin 2024-10-05 人已围观
简介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吟诵了孔子的哪些名句?2.奥运会开幕式 急急急急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吟诵了孔子的哪些名句?在奥运会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美丽的奥林匹克》上篇中,三千孔门弟子褒襟广袖,峨冠博带,手持竹简,且舞且吟,在“孔子周逰列国图”的背景下,沉稳庄重,神采飞扬地诵读了《论语》中的六句格言,向世界传达了中华文化的深邃思想。“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语出《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吟诵了孔子的哪些名句?
2.奥运会开幕式 急急急急急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吟诵了孔子的哪些名句?
在奥运会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美丽的奥林匹克》上篇中,三千孔门弟子褒襟广袖,峨冠博带,手持竹简,且舞且吟,在“孔子周逰列国图”的背景下,沉稳庄重,神采飞扬地诵读了《论语》中的六句格言,向世界传达了中华文化的深邃思想。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语出《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这是子夏借用孔子的话,为那个认为自己没有好兄弟的司马牛解忧愁。言辞恳切,情意浓浓,却道出了一番人世间的大道理:一个君子,只要对事能敬,没有过失;对人能恭,依礼而行,那就四海之内、普天之下都是你的兄弟,何必害怕没有好兄弟呢?孔子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又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帮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我国民间流传的“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对孔子的这个思想作了通俗的表达。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公平、正义成为全人类普遍认同的理念。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形成今天这样的规模,得到全世界人民和各国政治家的高度关注,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所秉持的“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为维护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公平与正义而行,就会有不可战胜的力量,就可以走遍天下,切实做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北京奥运会关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深切地表达了中国人民与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和平共处、和谐共生、团结互助、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真诚愿望。
“朝闻道,夕可以!”
语出《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可矣。’”道,是中华文化的最高范畴,或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或指事物的法则、规律,或指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是学问的真谛,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真理。先秦诸子对于“道”虽有各自不同的阐述,但都把“道”作为自己学术的最高概念。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假如我早晨得知了真理,即便晚上就去,也是值得的。这是极而言之,表达了孔子执着而迫切地追求真理的心情。 孔子还为自己和学生规定了一个生活的方向,就是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追求真善美,这是中华民族的坚定信仰,也是全人类共同的向往。由于种种原因,各民族在文化和信仰上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只要在追求真善美这个最高理想上是一致的,就有可能在加强交流与沟通中,加深理解,互相学习,积累共识,缩小分歧。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现代交通、通讯技术所提供的条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加深。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体育竞赛的盛会,更是文化交流的平台。北京奥运会把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从而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条件,作出了贡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语出《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是孔子教导学生子路的一段话。他说,子路啊!告诉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智慧。在这里,孔子强调的是人们对待知识要有诚实和谦虚的态度。人类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代又一代地不断积累的过程。就个人而言,任何人的知识都有局限,有所知,也有所不知。一个人,如果不承认自己有不知道的事物或知识,或者不懂偏要装懂,就是自己阻塞了自己获取知识的道路。只有实实在在地承认自己有不懂的东西,才会有求知的欲望和动力,才有可能把不知转化为知,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是知也”的道理。一个人是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尤其是在这个新事物、新知识大量涌现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创造自己美满幸福的新生活,更要有曾经说过的“本领恐慌”之感,要如饥似渴地学习,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北京奥运会为我们提供了向各国人民学习的极好机会,我们只有实事求是,谦虚谨慎,抱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态度,才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不仅要有诚实和谦虚的态度,而且要有好的学习方法,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方法。孔子告诫他的学生说: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陷入迷惘而无所得,甚至于不辨是非真假而上当受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丧失信心,甚至陷入疑惑,走入邪门歪道,那是很危险的。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在学习和整理诗、书、礼、乐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的思考,从中引申发挥出新的见解、新的思想,这就叫“温故而知新。”再把这些知识和自己的理解、体会传授给学生,这就叫“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是孔子一生的事业,也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主要原因是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认为,10户人家之中,必有像他那样忠信的人,而未必有像他那样好学的人。“好学”,这正是孔子有别于他人、又长于他人的地方。孔子“学无常师”,不仅善于向书本、向前人学习,而且重视向他人、向实际生活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他虚心向他人学习的真实写照。人要知道自己的模样,就得照镜子。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得以他人为镜子,经常照一照自己。他人的长处,要“择其善者而从之”;他人的短处,要“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是要检点自己,不犯类似的错误。孔子还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了“贤者”,要想着向他看齐。见了“不贤”的人,要自我反省,看自己身上有没有同样的问题。孔子关于如何以他人为师的这些经验之谈,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有益的人生启示。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语出《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是孔子提出的君子之道,是成为君子的三个必要条件。“知”就是知识和智慧。人能勤学敏思,有了知识和智慧,才会明道达义,故而不为各种是非和利益所迷惑。“仁”就是对于他人的爱心。人能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才会品行高尚,胸怀坦荡,内省不疚,故而无所忧虑。“勇”就是敢于担当,敢于牺牲。人能见义勇为,才会助人为乐,乐善好施,志道直前,故而无所畏惧。在这三条中,“仁”是道德核心,思想境界;“知”是学问和智慧,“勇”是胆量和行为。“仁”是体,“知”和“勇”是用。关于“知”和“仁”的关系,孔子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这就是说,一个治理天下的人,如果只是学问和智慧达到了条件,而不能坚守仁德,即使得到天下,最终也必然会失去。关于“勇”和“仁”的关系,孔子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这就是说,仁者一定勇敢,但仁者之勇是大智大勇,是一种奉献和牺牲精神。而缺乏仁的精神的“勇”,是匹夫之勇,会干出许多伤害仁德的事,是不可取的。孔子认为,“仁”的根本是孝,他提出了一个从“亲亲”开始,对父母讲孝敬,对兄弟讲友悌,对朋友讲忠信,扩而充之,“泛爱”天下之众的“仁爱覌”。这是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表达,是人性的体现,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核心。怎样实行这个仁爱覌呢?孔子提出了两条:一条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所强调的是宽以待人的精神,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起码的要求。一条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所强调的是真诚待人的精神,自己想立得住,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立得住,有所作为;自己想事事通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事事通达,这是一个更高的标准。这两条就是孔子学说中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被挂在了联合国大厅里,成为人们公认的普世伦理。
2005年9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主办了“孔子文化节”,在全球联合举行了祭孔大典。这说明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以上六句千古流传的孔子格言,是进行中外文化交流,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极好教材。我想,这就是奥运会开幕式的设计者、编导者们,以壮观的场面推出孔门弟子吟诵《论语》的良苦用心。
奥运会开幕式 急急急急急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介绍--文字
奥运官方网站8月8日讯 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这是孔子的“三千弟子”。演员们吟诵着《论语》中的名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这是孔子的“三千弟子”。演员们吟诵着《论语》中的名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弟子们手持竹简。这是用竹片串成的书,竹片上刻着文字。
3.这是活字印刷的表演。“活字印刷”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4.“活字印刷”的表演,既像古代的活字字盘,又像现代的电脑键盘。
5.这是一个中国古代的“和”字。
6.又是一个中国古代的“和”字。
7.这是一个现代的“和”字。三个“和”字,表现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也表达了孔子的人文理念:“和为贵”。
8.以线条的形式表现长城,简洁而鲜活。
9.朵朵桃花,浪漫、写意,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
10.这897位演员,整整训练了10个多月,每一个人的动态程序都不一样,全凭熟记和苦练才能完成。
音乐∶
作曲:郭文景。
背景介绍:
《论语》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弟子和门人在其逝世后记录、整理的一部集子,约成书于中国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初期。
《论语》一书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中国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
竹简
中国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至魏晋时代(公元220.420年)的书写材料。竹简多用竹片制成,每片写字一行。将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编联起来,称为“简牍”。
竹简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
活字印刷术
中国宋朝(公元960.1276年)时代的毕升在隋朝(公元581.618年)雕版印刷的基础上,制成胶泥活字,用火煅烧后,实行排版印书,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毕升被称为印刷术的始祖。
活字印刷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
中国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演变过程。汉字篆、隶、行、楷、草不同字体的演化,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独特书法艺术,成为中国造型艺术宝库的瑰宝。
和为贵
中华文化宝库里的“和谐”观,十分丰富。历代思想家和学者对其内涵进行过反复探讨和表述。《论语·述而》中记述了孔子弟子有子的一句话:“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原意是指典章制度的作用,以恰到好处为珍贵。而在实际理解中,却被长期移用到调和人际和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遵循,由此生出许多致生和谐的准则。
“和为贵”的思想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长城
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防范北方匈奴南侵,将原秦、燕、赵三国的北部长城整修贯通,始称万里长城。其后各代又不断加固扩展,明代(公元1368.1644年)时,将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绵延6700公里的长城联成一体,完成了一项浩繁巨大的军事防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