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球队专区 球队专区
科索沃1999_科索沃属于哪个国家
tamoadmin 2024-07-06 人已围观
简介1.科索沃战争是信息化战争吗2.1999年,俄军“神兵天降”现身科索沃,北约为什么不敢开枪呢?3.为什么美国在1999年发动了科索沃战争!4.科索沃战争中,俄军抢占贝尔格莱德机场是怎么回事?5.科索沃事件的科索沃事件的教训俄军在科索沃战争期间抢占的不是贝尔格莱德机场而是科索沃机场。1999年6月,北约军队正沉浸在南联盟同意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并开始撤军的喜悦中。此时的北约部队,早已得意洋洋地做好了占领
1.科索沃战争是信息化战争吗
2.1999年,俄军“神兵天降”现身科索沃,北约为什么不敢开枪呢?
3.为什么美国在1999年发动了科索沃战争!
4.科索沃战争中,俄军抢占贝尔格莱德机场是怎么回事?
5.科索沃事件的科索沃事件的教训
俄军在科索沃战争期间抢占的不是贝尔格莱德机场而是科索沃机场。
1999年6月,北约军队正沉浸在南联盟同意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并开始撤军的喜悦中。此时的北约部队,早已得意洋洋地做好了占领南联盟地面设施的准备,而位于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的斯利季奇机场,更是北约部队的一大重要目标。
6月10日深夜,根据俄军总参谋部的命令,在波黑图兹拉执行维和任务的近卫空降第76师1个加强连约200名官兵,由扎瓦尔津中将率领,分乘15辆装甲车、30辆卡车及5辆乌阿斯牌汽车,带着5天的给养,从波黑向南斯拉夫出发。
一个小时后,带着KFOR(科索沃维和部队)标志的车队就越过边界,进入南联盟腹地。凌晨4时30分,加强连穿过贝尔格莱德南下,继续向普里什蒂纳开进。他们经过7个半小时的500公里急行军,于破晓时分抵达斯利季奇机场附近。
直到当日下午,北约才对俄军空降兵这一行动作出反应。下午3时左右,英军弗里尔空降旅的先头部队才到达机场。在这里,120多名英军士兵同200名俄军空降兵相持不下,他们被拒绝进入机场。
经过3个小时的艰难谈判后,俄军同意让出机场南部一小块地区由英军接管,机场的大部分战略地带仍由俄军控制。机场的争夺战以俄军全面胜出告终。?
扩展资料
科索沃战争结果:
北约19个国家中有13个国家直接参加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付出了约130亿美元的高额战费,总共派遣飞机1000多架,舰艇40多艘,飞机共出动32000架次,投弹13000吨,使用了大量杀伤性能极强的新式武器,
连续78天的轰炸造成南联盟1800多名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百万人沦为难民。20多家医院被毁,300多所学校遭破坏,还有50多座桥梁、12条铁路、5个民用机场被炸毁,39%的广播电视传播线路瘫痪,大批工厂、发电厂被毁,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
战略格局:
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进程面临挑战,但向多极过渡的大趋势并未逆转;大国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但美国恃强独霸仍力不从心 ;联合国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但联合国仍是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国际安全机制组织;
国际法准则受到美国“新干涉主义”的严重践踏,但认同“人权高于主权”的国家不多;世界和平遇到新严峻挑战,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潮流 。
百度百科-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是信息化战争吗
1998年,美国和北约就在计划对南联盟发动空袭,但没有美国的帮助,北约也难以达到目的。
1998年2月,南联盟共和国政府军和科索沃解放军发生冲突。
1998年6月和7月,科索沃解放军逐渐占据优势,于是南斯拉夫政府军开始发动反攻并持续到9月。随着战争的进行,成千上万难民背井离乡,无数家庭妻离子散,这是一场人道灾难。尽管国际社会进行了多番调解,但冲突还是在不断升级。
1999年1月8日,科索沃阿族武装“科索沃解放军”对南斯拉夫军队运输车队发动突然袭击并了8名南军指战员。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驻科索沃观察团就此问题与“科索沃解放军”进行了谈判。
1999年1月12日,“科索沃解放军”同意无条件释放8名南斯拉夫士兵。
1999年1月15日,塞尔维亚警察部队在拉察克和佩特罗沃两个村庄搜捕警察的凶手时与阿族武装分子发生激烈冲突,至少有15名阿族武装分子被打死,1名欧安组织观察员受伤。
1999年1月16日欧安组织驻科索沃观察成员称,他们在科索沃南部拉察克村附近山谷中发现45具阿族平民尸体。此事立即在国际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应。对此,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17日发表声明,指责欧安组织驻科索沃观察“散布谎言”。
1999年1月20日,北约开始针对科索沃危机的军事调动。
1999年1月29日,由英、法、美、意、德、俄六国组成的前南问题国际联结小组外长在伦敦发表声明,要求科索沃冲突各方于2月6日在法国开始举行谈判,并在7天内达成“允许科索沃实现实质性自治的协议”。
1999年2月3日,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声明,强烈敦促南联盟科索沃冲突各方“积极、真诚和无条件地”参加和平谈判,为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创造条件。
1999年2月6日,在美国和北约的压力下,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代表在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举行和平谈判,谈判的基础是美国特使克里斯托弗·罗伯特·希尔草拟的方案。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尊重南联盟的领土完整,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军”解除武装,按当地居民人口比例组成新的警察部队维持治安,北约向科索沃派遣多国部队保障协议实施。
但是双方都不接受方案中所提的要求,阿尔巴尼亚族坚持要最终走向独立,并且不愿解除武装;南联盟则不同意科索沃获得自治共和国的地位,亦反对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但是,主持谈判的美国和北约表示,这个方案的80%内容不许改变,必须接受,否则拒绝的一方将受到惩罚,其中对南联盟而言将遭到北约的军事打击。在谈判陷入僵局后曾一度休会。
1999年2月14日,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决定把谈判达成协议的日期限定在2月20日中午12点。
1999年2月20日,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决定将谈判期限再延长3天,即谈判双方必须在巴黎时间23日15时之前达成和平协议。
1999年2月23日,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宣布,参加朗布依埃科索沃和谈的南联盟塞阿两族代表已就科索沃实质性自治问题达成一致,有关履行该协议的会议将于3月15日开始在法国举行。
1999年2月26日,南联盟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统一民主运动副主席希塞尼发表声明说,在法国朗布依埃参加科索沃和谈的阿族代表团两天前决定组成“科索沃临时政府”,并任命“科索沃解放军”发言人亚库普·克拉斯尼奇为“临时政府总理”。
1999年3月15日复会,阿尔巴尼亚族代表于18日签署了协议,但塞尔维亚方面仍然拒绝签字。
1999年3月19日,北约向南联盟发出最后通牒。
1999年3月24日,北约秘书长哈维尔·索拉纳在布鲁塞尔宣布,由于“最后外交努力”失败,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
1999年3月28日,北约开始了第二阶段空袭,目标转为对北纬44度以南的南斯拉夫人民军地面部队和军用物资进行攻击,企图破坏南的战争机器,迫使南屈服。
1999年4月1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对南联盟的空袭进入第三阶段,扩大空袭范围,增加空袭强度。北约对南联盟境内的所有军事目标进行24小时不间断轰炸;另一方面,为了削弱南联盟人民的抵抗意志,北约还对南联盟的民用设施,如桥梁、铁路、公路、工厂、电视台、通讯系统和电力系统等进行狂轰滥炸。此外,美国还向巴尔干派遣地面部队和“阿帕奇”攻击直升机,为地面进攻作准备。
1999年5月7日出动B-2轰炸机、用5枚导弹对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进行袭击,造成3名记者死亡、20多位外交人员受伤、馆舍严重毁坏。
1999年春,北约计划对南联盟发动40多次空袭行动。出于政治考虑,美国不愿发动地面攻击。
1999年6月,北约组织授权北约秘书长哈维尔·索拉纳批准对南斯拉夫实施空袭以迫使南总统米洛舍维奇就范。
1999年6月2日,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接受了由俄罗斯特使切尔诺梅尔金、芬兰总统马尔蒂·阿赫蒂萨里、美国副国务卿斯特普·塔尔博特共同制定的和平协议,该协议在坚持原朗布依埃方案基本内容的同时,强调了通过联合国机制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并对此作了具体规定。根据这个协议,进驻科索沃的多国部队将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建立,科索沃未来自治地位的确切性质将由联合国安理会决定,难民返回家园的安排也将在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的监督下实施。
1999年6月3日,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通过了接受上述协议的决议。
1999年6月9日,北约代表和塞尔维亚代表在马其顿签署了关于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的具体安排协议,南联盟军队随即开始撤离科索沃。
1999年,俄军“神兵天降”现身科索沃,北约为什么不敢开枪呢?
科索沃战争发生于1999年3月24日至6月10日。将这场战争是为信息化战争进入成熟期的开端,是由社会信息化和军队信息化发展的程度决定的。
20世纪90年代末,人类社会开始全民啊进入信息社会。2000年7月,西方7国及俄罗斯国家元首在日本冲绳召开信息化首脑会议,颁布了《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宪章中将人类社会正式称为“信息社会”。由此可见,科索沃战争是在全球信息社会已经到来的情况下爆发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信息作战和信息化武器装备发挥了一下主导作用
依托信息优势实施的远程、中程和近程精确打击称为基本手段。
成功地使用了C4ISR系统实施战区外战役指挥与战区内战术控制相结合的作战指挥。
交战双方广发实施信息对抗。
在此次战争中,信息化武器运用普遍,作用突出,方法灵活,效果显著,都是海湾战争无法比拟的。信息主导在战争全过程中真正得到了体现。因此,将科索沃战争是为信息化战争走向成熟的开始,是有足够的理论和事件根据的。
为什么美国在1999年发动了科索沃战争!
这是一次几乎差点引发世界大战的军事行动。1999年6月10日,科索沃战争停战。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科索沃“和平决议”案,南斯拉夫承认失败。“和平决议”允许北约部队进入科索沃执行“维和”行动。在南斯拉夫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俄罗斯被排除在外,这是不能容忍的。于是俄罗斯军队出手了!
要在战后维和行动中拥有话语权,就要在停战前抢占战略要地,让俄罗斯在科索沃站稳脚跟。俄军提议派遣精锐小分队占领科索沃普里什蒂纳国际机场。当时俄军面临巨大压力,因为北约刚刚打赢了这场战争,所以很霸气。如果在占领机场期间与北约发生正面冲突,后果将非常严重。
俄罗斯最高层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做出了决定,6月11日,一个加强连的200多名俄罗斯伞兵被派往俄罗斯边境,乘坐15辆BTR-80轮式步兵战车和20辆越野车,途经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等地,在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边境遇到了守卫边境的美国士兵。然而,俄罗斯伞兵无视美国人的存在,越过检查站继续向普里什蒂纳前进。经过7个半小时500公里的行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提前一小时抢占了科索沃的普里什蒂纳国际机场。俄罗斯空降兵在机场拉起警戒线,与抵达的英国装甲兵对峙。这让北约军队大吃一惊,也让世界意识到俄罗斯空降兵的战斗力。
执行任务的俄军突击支队都来自俄军第76空降师,都是参加过第二次车臣战争的老兵。他们战斗经验丰富。前北约盟军最高指挥官韦斯利克拉克将军曾下达命令,要求英军必须在俄军抵达普里什蒂纳机场之前务必抢先进驻。但英军还是晚了一步,当时有近七千名英军赶到机场。他们有坦克和步兵战车等重型武器。此外,还有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葡萄牙等国的军队。但让北约部队望而生畏的是200人的俄罗斯伞兵,他们在人员和装备上拥有绝对优势。
克拉克将军还下令机场周围的英军向俄军开火,英军拒绝执行这一疯狂命令。
后来占据先机的俄罗斯对北约做出放低身段的态度,但仍占领机场,双方达成妥协。俄军和英军就占领机场进行了谈判,双方对普里什蒂纳进行了分地区处理。很多的对峙和纠纷,要求迅速反应,当场打回去,然后大家坐下来谈判,以限制使用武力。
虽然这件事的最高决策者是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但实际的执行者是普京。当时,俄罗斯安理会秘书普京已经接受了大部分最高政治事务。半年后,叶利钦辞去总统职务,把权力交给普京,这件事完美体现了普京的冒险精神和坚韧的决断力,也体现了叶利钦灵活的斡旋手腕。这是一次教科书般的行动,毛熊真的是敢说敢干!
科索沃战争中,俄军抢占贝尔格莱德机场是怎么回事?
因为北约,尤其美国在当时的东欧势力很弱,而当时的东欧还主要受俄罗斯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一直想在东欧立足,而米洛舍维奇的种族灭绝行为刚好给了北约口实,于是发动了战争,科索沃战争后,北约就立刻立足东欧,与就有了后来的北约东扩,直至与俄罗斯接壤
科索沃事件的科索沃事件的教训
俄军抢占的不是贝尔格莱德机场,而是斯利季奇机场(普里什蒂纳国际机场)。斯利季奇机场是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科索沃自治省境内,唯一的一座大型机场,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1999年3月24日至1999年6月10日,北约借口南联盟镇压科索沃境内的阿尔巴尼亚人,对南联盟发动了长达78天的空袭。国小力弱的南联盟无力对抗北约,最终不得不同意撤出在科索沃省内的驻军,将科索沃交由联合国维和部队代管。
所谓交给联合国代管,其实就是南联盟实质上放弃了科索沃的主权,这一结果无疑是北约对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瓦解的又一次成功。经过这一次瓦解后,前南斯拉夫共和国已经被肢解成了斯洛文尼亚、北马其顿、克罗地亚、波黑、南联盟、科索沃六块。
北约之所以对肢解南斯拉夫这么上心,是因为南斯拉夫是原华约阵营国家里,在苏联解体后唯一保持社会主义政体,并与俄罗斯维持着良好关系的国家。肢解南斯拉夫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削弱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
苏联解体后继承了苏联绝大部分遗产的俄罗斯,对于北约肢解南斯拉夫的目的是非常清楚的,然而苏联解体后的10年里,俄罗斯内忧外患不断国力下跌地非常厉害。俄罗斯眼看着自己的南斯拉夫老表被欺负却无力伸出援手,对此俄罗斯满心愤懑,一直想找一个机会发泄对北约的不满。但是受限于自己的国力,俄罗斯即使报复,也不能太过于得罪北约。
北约在迫使南联盟同意科索沃由联合国维和部队接管后,为了彰显自己的所谓正义性,便假惺惺地邀请俄罗斯也向科索沃派遣联合国维和部队。时任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主席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敏锐地察觉到了这是一个为俄罗斯挽回一些颜面的机会。
由于之前的南斯拉夫内战,联合国向波黑派遣了联合国维和部队,俄罗斯也参与其中。就在科索额战争结束的第二天1999年6月11日深夜,由驻扎在波黑的俄罗斯伞兵第76空降师200名官兵搭乘的50辆军用车辆组成的车队,出现在了波黑与科索沃的边界。还没等边界哨卡里的美军反应过来,这支车队便强行闯过了哨卡直趋入了科索沃境内。
这支俄罗斯伞兵车队在指挥官阿列克谢率领下,7个小时里疾驰500公里,在北约还没能反应过来之前,他们就已经驶入了斯利季奇机场。进入机场的俄罗斯伞兵得到了驻守机场的塞尔维亚士兵地积极协助,因此得以迅速地控制了斯利季奇机场的各个要点。
北约派出地接管斯利季奇机场的军队是英国的第五空降旅,北约在获知俄罗斯伞兵进入斯利季奇机场消息后向第五空降旅下令,如果机场已经被俄罗斯人占领就把他们赶出去!
等英国的第五空降旅一路扫雷排除爆炸物赶到斯利季奇机场时,俄罗斯伞兵早已经在塞尔维亚军队的帮助下控制了整个机场好几个小时。虽然英军得到命令要将俄罗斯军队赶出机场,可是这个命令却没明确说可以用武力。
第五空降旅兵力比占据机场的俄军确实强大的多,可它的军官不愿意背锅,便向上峰请示具体该怎么行动,而上峰对此支支吾吾一直不肯给出明确的命令,于是英俄两军就在斯利季奇机场外对峙下来。最后根据协商,英军还是被俄军放进了斯利季奇机场,但是只能憋屈地待在一个角落里。
斯利季奇机场的控制权就此落入了俄军之手,俄军没少借自己控制斯利季奇机场之便卡北约的脖子。抢占斯利季奇机场行动,让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以来从北约那里受得窝囊气,终于可以吐出来了一些。而作为这一行动的最高指挥者普京,在俄罗斯国内自然是获得了巨大的声望,1999年8月9日他被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任命为代总理,正式成为了叶利钦的接班人。
不过,俄军在斯利季奇机场的行动虽然漂亮,但是却并不能挽救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命运。2006年6月3日,在北约的一手操弄下,黑山与塞尔维亚分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解体,塞尔维亚失去了唯一的出海口。
由美国一手操纵的科索沃独立事件震动了世界,也震动了中国。南斯拉夫的解体以科索沃始,看来也要以科索沃终了。 ?塞尔维亚的领导当然坚决反对,可是却说绝对不使用武力来保卫领土的完整,而且还要努力争取加入欧盟,其实正是欧盟伙同美国制造了南斯拉夫的解体,并支持科索沃独立,以使解体干净、彻底;如果塞尔维亚不交出科索沃,欧盟是绝对不会接受它的。如此不战不和的矛盾的政策,使同情塞尔维亚的国家也无能为力。
塞尔维亚不战不和政策使我再次想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两广总督叶名琛,当时英法联军以“亚罗船事件”为藉口发动了对广州的进攻,在形势万分危急的时刻,叶名琛采取了令人哭笑不得的十二字方针“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透露出这位天下第一糊涂无能的封疆大吏的无策和无奈。事实上,叶名琛确实是彻底的实行了他的诺言,他没有统率军队一战以保卫自己的国家,也没有与敌人签订屈辱的城下之盟,然而,他却解除了广州的城防,卸下了炮台的大炮,眼睁睁地看着英军兵不血刃占领了广州;他没有因不尽守土之责自裁以谢国人和朝庭,也没有变节投敌丧尽天良,更没有为保命落荒而逃,而是正襟危坐在总督衙门束手就缚,被英法联军捕获;押到印度,受尽屈辱,魂断异乡。战争的最后发展则是以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所率八旗禁军逡行畏战,进退失据,终于在北京朝阳门东的八里桥一触即溃(并非如香港导演编造的那样英勇奋战),致使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让中国的国耻永远定格在“大水法”的废墟上。读遍自一八四零年以来的一百多年的中国的血泪史,有的只是悲愤,惟叶名琛的这十二个字,却使我感到异样,既滑稽而又悲凉,心中就似有一把无名的业火,却遭冷雨,不得尽燃,欲哭无泪,睚眦欲裂,苍天在上,这是一种怎样的嘲讽啊!使人没有想到的是,今天竟然看到了这十二个字的南斯拉夫版。 塞尔维亚总统塔迪奇的不战不和政策毕竟不是个法啊!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完全没有“可操作性”,结果只能是任由事态自由发展,默认强者强加的既成事实。于是,据中新网3月8日电:“综合消息,塞尔维亚总理科什图尼察8日宣布辞职,并且要求解散议会,在五月举行议会选举。科什图尼察称,塞尔维亚政府内部已经无法在科索沃这一关乎国家未来的重大问题上采取一致的政策。” 科什图尼察不想做叶名琛,面对民族的灾难他选择了急流勇退,把“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十个字还给了总统,留给了后任,他自己则反叶名琛的“不走”方针。落荒而“走”了。 为其如此,始而高调反对的俄罗斯也只好降调,改作它图。据新华网莫斯科3月8日电(记者刘洋):“俄罗斯总统普京8日在会见来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后说,俄罗斯有可能同意科索沃独立,但前提是有关做法必须符合国际法。”其实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俄罗斯再强硬,塞尔维亚自己不能站起来,也是白搭,其实这也是中国只能表示“高度关注”的原因。 对于科索沃事件,在我们国内出现了泾渭分明的两大观点,一说是,科索沃事件直接鼓舞了,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统一大业;另一说,台湾与科索沃,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所以科索沃事件对于中国没有影响。在这两大观点的争论中,谈得最多的就是国际法的破坏问题,以及国际法与“法理”的关系。对于所谓国际法,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综观整个近现代史,国际法之类的东西从来就没有真正“神圣”过,它只是列强们用来约束弱小国家的,或者是在特定的时期列强们为了维持它们之间的强盗平衡的一块抹桌布。在列强处理与弱小国家的关系时,根本就找不到他们曾经认真遵守国际法的过的例子。最新的证据就是美国并未得到联合国的授权,就悍然发动了入侵伊拉克的战争,就在前天美国自己也承认,伊拉克既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与恐怖组织毫无关系,从而彻底否定了美国发动战争的理由,但是,美国既未向伊拉克人民道歉,也没有给全世界一个起码的交待,同时也并不打算因为理由不成立而撤出伊拉克。 一九一九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多少也算一个战胜国,可是列强却剥夺了中国对山东的主权,甚至还将胶州湾割让给日本,让中国人领教了所谓“公理战胜”虚伪,国际法的苍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这次可是货真价实的战胜国了,而且还是东方战场的主力,可是我们这个战胜国却在庆祝胜利的凯歌声中被割去了外蒙古,这真是对国际法最大的嘲弄。与此相反,抗美援朝战争,中国打退的却是“联合国军”,列强们这次颠倒是非大谈起什么“国际法”来了,然而最终却不得不与中国言和。在一九七二年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时候,美国既不愿意承认当年联合国颠倒黑白侵略朝鲜威胁中国安全的歪理,又要联合中国抗衡前苏联的争霸,所以连提都没提中国与“联合国军”的“停战协定”,假装没有看到这件事在逻辑上的混乱,美国带头,西方紧跟,一起眯上了眼睛,假装这件事似乎根本不存在一样。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新中国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祖国已经有了初步完整的工业体系,有了“核牙齿”,有了一支令列强望而生畏的人民军队;有了绝不再受欺凌的实力和决心,所以,列强不得不在平等的基础上与中国打交道了,强词夺理对中国已经没有丝毫作用了。 因此当此多事之秋,如果我们趴下了,再次沉睡,那么,没有科索沃事件,及其后台的罪恶图谋也会得逞。要知道,为了吃掉小羊,狼什么样的藉口都会发明出来的;叶名琛十二字的悲剧就会重演。 当我们仍然如《歌唱祖国》唱的那样“象初升的太阳,挺立在东方”,那么科索沃事件的影响再大,其奈我何! 科索沃于2008年2月17日正式宣布独立。科索沃独立虽然在国际社会的预料之中,但依然让人惊爆眼球。因为科索沃的独立打破了1999年科索沃战争所形成的由联合国和北约联合托管(由联合国特派团管理,北约领导的维和部队提供安全保障)的脆弱平衡,使巴尔干地区再次成为欧、美、俄各方势力拉锯角力的热点,不啻于激活了这个休眠多年的欧洲火药桶。
科索沃是1999年科索沃战争留下的政治畸胎,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在未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打着“防止科索沃人道主义危机”的旗号,以武装打击逼迫前南政府签订城下之盟的结果。科索沃战争也击碎了俄罗斯以拥抱资本主义回到欧洲大家庭的梦想。所以,科索沃战争表面看去是美欧为首的北约和塞尔维亚的直面交锋,实际上是北约对俄威慑性地杀鸡儆猴。科索沃战争之后,俄罗斯面
临着北约东扩、欧洲TMD(战区导弹防御计划,Territorial Missile Defense)、颜色革命等连番挑战,逼迫普京总统直接同美欧摊牌。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造成了俄罗斯和美欧的尖锐对立,一个分裂的欧洲和危险的欧洲展现在国际社会面前。
一方面,美欧对决使欧洲内部的民族宗教矛盾明朗化。一般认为,白种人的欧洲同属于基督教文明。其实不然,俄罗斯之所以和塞尔维亚站在一起,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共属于斯拉夫民族,科索沃是斯拉夫民族的文化摇篮。因而两国同仇敌忾地坚守科索沃底线有文化和民族情感在内。另一方面,俄罗斯和塞尔维亚同属于东正教。前南分崩离析的过程中,属于天主教的克罗地亚就受到罗马教廷的支持。而在科索沃独立的过程中,同属于东正教的塞浦路斯和希腊也表达反对之意。因此,科索沃独立的负面效应已经开始逐渐发酵,欧盟内部也出现了民族、宗教冲突的苗头。这给致力于欧盟全面整合的欧洲人敲响了警钟。更重要的是,由于普京总统调整了全球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和美欧展开了直面交接的政策,美俄开始惊呼“冷战”重来。由于俄罗斯能源对欧洲的战略制约作用,欧盟对俄罗斯处于又惊又怕的矛盾心态中。为了化解俄罗斯的忧虑,北约已经考虑让俄罗斯加入TMD的计划。总之,俄罗斯的国力和1999年相比已是天壤之别。此外,俄罗斯反对科索沃独立的现实因素还包括,眼下美国正酝酿同属斯拉夫民族的乌克兰加入欧盟,而乌克兰则是俄罗斯文化的发祥地。因此,俄罗斯支持塞尔维亚,其实也是对本国命运的惺惺相惜。
科索沃独立其实也激活了美欧之间的矛盾。虽然美欧都支持科索沃独立,但在独立进程和方式上却存在不同。美国主张急独,认为“关于时间问题,早解决比晚解决好”(布什总统语)。欧洲则希望同时吸收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加入欧盟的方式温和解决科索沃独立问题。这一矛盾其实在科索沃战争之后就有所体现。一方面惊惧于美国军事力量对北约的主导控制,欧洲开始警醒建立独立防卫力量的重要性。在科索沃战争的当年12月份,欧盟赫尔辛基首脑会议上就作出了推动欧洲独立防务建设决定。欧盟计划组建一支5万至6万人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以使欧盟有能力在北约不参与的情况下独立实施危机控制、维和以及救援行动。法国前国防部长就认为,科索沃战争是“欧洲觉醒的一个起点,它使欧洲意识到如果想要在国际舞台上特别是在自己所在的大陆上维护自己的政治存在的话,那它就必须拥有自己的防务。” 另一方面,厌倦战争的欧洲人不愿意在欧洲本土和俄罗斯发生直接对抗。尤其美国在欧洲做出部署导弹防御计划(TMD)的决定之后,欧洲各国尤其北欧国家对于深陷美欧冷战式对抗颇为不满。现在的问题是,欧盟的算盘落空,如亲西方的塔迪奇(Boris Tadic)当选塞尔维亚总统后,虽然对加入欧盟充满期待,但是对于科索沃独立却表达出不容置疑的坚定,不仅反对科索沃独立还将降低承认科索沃独立的国家的外交关系。联想到此前和俄罗斯签署的能源合作协议,以及俄罗斯警告乌克兰亲欧将其视作导弹打击目标的信息,俄罗斯不惜和欧盟死掐对决的态势已经形成。因此,科索沃独立,将会造成俄欧相争,美国得利的尴尬局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隐形的美欧矛盾可能就会大白于天下。